AI Agent 会成为去中心化社交的突破点

Robert’s MetaMask
2023年11月5日
cover

在这篇文章里,我已经谈了一个观点: 去中心社交的关键在于降低它的门槛,当突破一个零界点,去中心化应用的使用门槛低到和中心化应用接近了,它就会高速成长 -- 因为没有人不喜欢能自己掌控自己,无论是我们的财富,还是我们的数据,甚至我们的命运

从Twitter 的核心逻辑看去中心社交的未来
Twitter 诞生于Blog 流行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看Twitter 究竟怎么诞生的: Eve Willams 创办了Prylabs, 其主要产品 Blogger.com, 被Google 收购了; Eve 离开 Google 后创办了一个语音 blog 服务 Odeo (发音就是 Aud
favicon
https://www.robertmao.com/comments/blog/zh/twitter-and-decentralized-social-network

然而如何才能降低门槛呢? 这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提高使用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是我们ArcBlock 平台从2017年开始就在持续推进的; 另一方面是使用的费用,当不再有中心化服务商为用户买单(实际上是借此获得用户的数据用于盈利)后, 用户需要为自己的服务买单,如同在区块链里每笔交易都需要支付gas fee 一样,因此这个服务的费用必须能变得足够低,这也是门槛的一部分。

社交网络不便于去中心实现的四个关键功能

上面的这些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但还需要一个关键的 -- 如何解决服务去中心化之后,社交网络必需的几个关键问题:

  • 传播 - 社交网络的基本目的就是自己发出的声音要能被有效传播给合适的受众
  • 聚合 - 社交需要“广场” 和 “大杂院”, 也需要“群组” 和 “部落”
  • 发现 - 社交需要能“意外”地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不能陷入信息茧房
  • 搜寻 - 社交需要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人和事

上面的这四个重要功能的确越中心化就越容易实现, 越容易获得好的使用体验。 这些原因很可能就是 Blog, RSS 衰败,被完全中心化的 Facebook, Twitter 等打败的关键原因。 在去中心的社交网络尝试里, 比如 Mastodon, Nostr 等, 这四个功能的匮乏都是导致他们不能流行的重要原因。


AI Agent 作为自动的协调人

基于LLM 的 AI 很快可能成为人人皆可用的基础服务, LLM AI service 我相信会成为如同云计算、存储服务这样的基础服务,会有很多的选择,并且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而基于LLM 的 个人 Agent 会成为我们每一个人 always on 的网络上的助理。

这些Agent 并不是我们的“数字分身”, 也不是我们的面具, 他们是我们的“助理”。 正如今天的政要、大企业家们有自己的助理或者贴身秘书一样, AI 给我们每个人赋能,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智能个人助理。

有了这些永远在线、不知疲惫还非常懂我们的Agent, 上面的四个不便于去中心化实现的关键功能就会迎刃而解: AI Agent 可以自动地帮我们进行传播、聚合、发现和搜寻, 还能有效地过滤我们可能不喜欢的内容。

个人 Agent 虽然可能其背后的 LLM 仍然是一些公共服务, 但是Agent 的服务逻辑,服务对象是彻底用户自主的, 也就是这些Agent 完全效忠于他们的主人,而不是某个运营服务商!

在过去的中心化的社交中, 运营商往往利用推荐系统给用户推荐他们并不喜欢的广告、甚至误导用户; 在过去的历史上,无论 Facebook, 还是Twitter都曾在政治观点上、censorship 方面做过不光彩的封禁言论,或者诱导用户的事。

但是AI Agent 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每个人的Agent 只对他们自己负责,不会被任何其他人所操纵。 因此基于这些 Agent 的去中心社交网络,有着过去的社交网络不可比拟的优势。


以后, 我会接着来谈谈,当 AI Agent 让去中心化社交变得彻底可行之后, 为什么区块链、去中心身份(DID/VC)以及加密货币会对去中心化社交网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重要性和 AI Agent 带来的意义可能是同等重要。

你获得 0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