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知乎》曾经是中文网络里最有内容价值的网站之一, 过去这几年《知乎》虽然不可避免地质量下降、自我审查日趋严重, 但是他的知识问答的基础、求知社区的本色,让他仍然是中文内容里的佼佼者, 和微信相比仍然是天上地下的区别,可是这个劣化的趋势却难以逆转。
在当今中文互联网,可以读的网站实在是越来越少,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好中文越来越少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有越来越苛刻的审查制度, 另一方面来自付费营销内容的泛滥和污染。 微信公众号现在可能主导了大部分中文互联网内容, 但却是一个比政府审查更苛刻不公, 充斥着营销内容、虚假信息的地方。 为什么《知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然还能一定程度上保持信息量,我觉得其“知识问答社区” 的组织方式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
知识问答社区是一种优秀的互联网内容形态
问答式社区,是一种知识库系统(Knowledge Base) 和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结合体,事实已经表明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内容组织形式。
Quora 是这个形态的开创者之一(但并不是最早的), 而知乎基本是从抄袭Quora 起步的。
Stackoverflow 是专注于软件技术的问答社区:
除了问答形式之外,把内容链接作为主题来形成社区, 在信息结构上非常类似, 这样结构的站点从 Del.icio.us, Digg 等开始, 现在的典型代表是 Reddit:

来自日本的 News Picks 不是一种知识问答,更接近于Reddit:
为什么知识问答社区具有这些优点?
知识问答社区是一种典型的内容为主到的 “社交网络”, 虽然主题为内容, 但社交特性非常强。 用户可以广泛参与, 可以回答问题, 可以补充内容, 可以发表不同见解, 可以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民主化,防止了信息茧房。 比如收到严重侵蚀的中文互联网, 只要有一定的过滤能力, 知乎上还是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内容, 而相反在门户网站上、媒体站点上、微信公众号这些地方, 可能会毫无价值。
Blog和门户/新闻网站 形态一度也非常流行,但在过去的10年里逐渐式微。 知识问答社区和媒体网站、Blog 等相比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 市场效应: Blog 的输出常常是单向的,写什么取决于这个作者的计划和心情, 而问答社区更像是一个 “市场”, 往往需求比较多的内容, 供给也会比较多, 并形成正反馈。
- 累积效应:Blog 本身具有“社交网络“特征, 但是主要是以个体为单位的, 社交特性弱。 导致 Blog 上的声音往往只是一个人和他们的“朋友”们的声音, 很难去找到相同主题下更多的声音;
- 观点的多元化:知识社区的“社区”特性决定了其内容是多元化的, 因此在这里可以收集更多信息,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适合于研究一个新的技术,或者观察一个社会现象。
- 更有主题针对性:这和Twitter,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网站比, 知识问答社区往往更言之有物,不会完全不着边际。
知识问答社区和大语言模型先天结合
问答社区和大语言模型是天作之合, 据说 Open AI 最早的 GPT 模型, GPT-2 的主要训练数据就来自 Reddit 社区里被Upvote至少两次的内容。 而 Stackoverflow 的很多信息也是当下大语言模型的编程能力的基础。
知识问答社区的内容可以为大语言模型提供基础, 更可以和大语言模型有更多结合点(是哪些结合点? 这是一个可以探索的空间)。